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足球比赛中国日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足球比赛中国日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的叫“中超联赛”,日本的叫“J联赛”。
中超联赛开始于2004年,前身为1989年成立的中国足球甲A联赛,由中国足球协会组织,中超联赛有限责任公司运营,是全亚洲最具竞争力、平均上座率最高的足球联赛之一,冠军将获得火神杯。
日本职业足球联赛,简称J联赛。是1999年起联赛拆分为日本职业足球甲级联赛(J1联赛)及日本职业足球乙级联赛(J2联赛),同时设立升降级制度,2014年开设日本职业足球丙级联赛(J3联赛)。2021赛季,J联赛共有57家足球俱乐部加盟,其中J1联赛有参赛队伍20支、J2联赛22支、J3联赛15支。
卡塔尔队在决赛中的胜利,也许有一些运气成分,但是确实是卡塔尔足球十年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十年时间,大力打造青训基地,培养出一批年轻的足球选手,归化外籍年轻球员,终于毕其功于一役,开创了卡塔尔足球的春天。
卡塔尔是一个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小国,却能在日韩伊澳的夹击中脱颖而出,称霸亚洲足坛,值得中国足球界反思。
也许卡塔尔精英足球的发展模式未必适合中国,但是中国足球是否还要走大而全的发展道路,值得商榷。中国有几个足球重镇,如果能够集中精力抓好,是否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中国足协和各家豪门俱乐部每年耗费近百亿资金打造的中超联赛,并没有使国家队的水平水涨船高,却成为让球员收入暴涨的提款机,我们的联赛发展方向出了问题,我们是否还要紧盯着国家队成绩不放?
青训青训,每年中国足协和媒体舆论都在讨论,但是是不是用一个U23政策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呢。我们有没有打造像卡塔尔他们那样的青训基地,各地足协为青训投入了多少精力,中超中甲两级俱乐部是不是在认真培养自己的青年人才呢。
中国足球的当务之急,不是要学习其他国家的做法,而是要理清头绪,认真考虑中国足球为什么十几年来不进反退的问题所在。如果这个问题不考虑清楚,就是再过20年,我们还是原地踏步,停滞不前。
卡塔尔的十年磨一剑的青春风暴,不但给亚洲各国,特别是是足球老大难的中国提了一个醒,青训才是足球的振兴之本。
04年卡塔尔兵败亚洲杯后,就开始了卧薪尝胆的青训事业,组建了阿斯拜尔足球精英学院,政府投入巨资200亿专心经营,硬件设施世界一流。卡塔尔264万的人口中,本国人仅占15%,大多为外籍人口,面临严重的选材面过于狭小的局面。于是卡塔尔采用了归化球员政策,但规划的是够条件的小孩,选择有共同宗教信仰的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的小球员,重金聘请欧洲高水平青训教练,绝对保证选材和教练质量。
经过十几年的耕耘深播,这支卡塔尔青年军牛刀小试,打败亚洲各路豪强,顺利杀入决赛,前27分钟就发威2:0领先日本,虽然下半场日本队疯狂反扑,利用老道经验和强大实力扳回一球,最终还是以1:3拱手让出桂冠。平均年龄24岁的卡塔尔,以19 个进球1个失球7战全胜,22岁的阿里以9个进球打破了阿里代伊8球的进球记录,成为新科亚洲冠军,成为本届亚洲杯最大的一匹黑马。已经获得2022年世界杯举办权的卡塔尔,足球水平跨步前进,令亚洲各国刮目相看。
卡塔尔的经验和经历告诉我们,青训才是一个国家足球飞跃的基础。青训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高水平教练必不可少,这是我们的一大问题,严重缺乏基层专业专职青训教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国脚在场上会停球10米的原因,青少年时代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正确的足球思维,成年后很难有大的作为。看我们中超俱乐部,请外援外教,一掷千金面不改色,对待青训则缩手缩脚异常吝啬,缺乏大的规划和远景,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很多时候,一个外援的花费,搞青训绰绰有余,但就是执迷不悟顽固不化。这些年烧了那么多的钱,表了那么多的态,还不是停滞不前一步步倒退,让球迷戳脊梁杆子痛骂。
中国幅员广阔民族众多,难道真的就选不出足球人才,同为黄色人种的日韩早给我们找到了答案。原因还是在青训,我们真做了吗,做正确了吗,是按照规律做的吗,答案其实不难。卡塔尔的成功也可以让我们反省,周边的成功例子足够我们借鉴和学习了。
不能再这样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了!
对于国足的发展我觉得有几个方面要做好:1、坚持自己的足球理念和道路
2、调整国家队年龄结构合理化
3、完善各级青训体系、降低足球准入门槛
4、兴建对民免费开放足球场地
5、要提高足球运动在整个中国教育的地位
6、开展各级足球联赛
以上为我个人对于卡塔尔3:1击败日本的感想,谢谢!
一切以经济建设为目的,却忽略了对某些体育项目的重视和普及程度!大家的眼光都冲着钱去了!政府管理部门都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公家),社会大众每个人都为了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都冲着钱去(私人),在人口密集众多的竞争环境中大家都只想把精力投入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长期轨道,这种长期轨道必须是符合自己的身体条件的允许范围内,起码竞争压力要相对来说有较小的生态环境局限了每个人!中国人口众多,竞争压力也相对来说比其它国家都大!印度也是这种状况,他们的足球运动基本是不被关注的边缘国家!中国这么大个国家,不仅仅只是足球运动落后,像男篮,男排等等一些集体体育项目相对来说都比较差!乒乓球体育运动却独树一帜冲在世界最前沿,这充分暴露了一个“私”字了得!说到底为了生活,大家还在亡命的奔波,都在能搞到钱的好环境中去投入!没有那种身体条件和天赋,谁愿意在参与投入到被少数人垄断的不好的环境行业中去呢?这就是根本原因!
客观地讲中国男足其实也在进步但很小,人家日韩沙伊在这几年进步却是飞速的,就连越南也不是以前的吴下阿蒙。有人又讲到02年世界杯出线,下图是02年十强赛分组,假如这两届世预赛中国队分组也这样,男足也可能出线。中国有一群伪球迷,根本不懂球,甚至也不看球,他们只会给中国足球添乱。就拿这次十二强赛来说,小组中有日沙澳三强,以男足实力从这三位身上拿分是很难的,在小组2.5个名额出线的前提下,想出线简直做梦。
日本足球队主要是足球意识,传接球跑位。远远高于中国足球队。球员的体质方面,跑动速度灵活性上稍强于目前的国足。这说明了中国足球的落后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大幅落后,而且在体质上都差了一些。充分说明了贵族学校的严重性。而韩国足球运动员的体质要高于日本,而技术上稍微低于日本。目前两队水平谁赢了谁都有可能的。这就是中国足球与韩日足球队的差别。
套用某著名导演的一句话,先有垃圾观众才有那些垃圾电影。这句话用到中国男足上一点也没问题。总有一些人相信中国男足,去关注他,去看他的比赛,你明知道这是个垃圾你还去看他,你不是脑子有问题吗?你明知道男足踢的垃圾,你还买票去看,你不是脑子有毛病吗?当什么时候男足比赛,中超联赛彻底没有一个观众到场观看的时候,足球就能触底反弹了。中国男足踢不好的一大原因就是没有完全市场化,一个正常的球队,如果你的成绩很差你就活不下去了,但现实是,男足踢的再差都能活的很滋润,那我为什么还要狠努力的去训练,去比赛呢?中国足球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你以为这些从业人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吗?他们比我们这些外行人清楚的太多了,他们只是屁股决定脑袋而已!就跟清朝末年,大清都快亡国了,慈禧还在惦记过大寿一样,你以为那些满清贵族不知道大清快亡了吗?不,他们很清楚,他们只是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愿意做出任何牺牲而已,这就叫屁股决定脑袋,当足球圈大部分人都是屁股决定脑袋的时候,一两个人就改变不了任何事了,只有推到重来才能解决问题。
首先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是一个经典问题,很多球迷会自然而然想到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在回答之前,先分析一下这两场球,答案可能就明朗了。
伊朗队第一个失球是一个意外,是本方所有的后防球员共同犯下的低级失误,就是这个低级失误开启了日本队的疯狂之旅,最终3比0拿下了亚洲一哥夺冠大热门伊朗队。看似是伊朗偶然失误送分,其实蕴含着日本队取胜的必然结果。
我们先说下比赛前50分钟,场上的形势是伊朗队利用身体素质优势一直对日本队进行高强度的压迫和冲击,就像伊朗对国足的打法一样,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比赛第十分钟左右,有一个传球和打国足的时候冯潇霆丢球的那个球如出一辙,伊朗队的头号前锋阿兹蒙利用速度和体能强日本队后卫拼刺刀争抢脚下球,日本球员果断的飞铲处理出边线,化险为夷。当时脑海里迅速的脑补回放了冯潇霆的丢球,高下立判了。后来伊朗队还有几次这样的冲击,也都被日本队化解了。日本队球员跟国足比跟伊朗比都属于矮小,身体素质偏弱的,但是处理球怎么就有那么好的爆发力,那么干净利落呢?我觉得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日本球员用自身技术优势弥补自身身材矮小的劣势;再一个是日本球员虽然看似瘦小,其实并不软,甚至还挺硬。(抗战老兵回忆,当年的日本鬼子很矮但是很强壮。)
今天的日本足球队给我一种“当年鬼子”的感觉,每个球必强,每个机会必须争取,一旦发现机会就像捕食的狼群一样疯狂的一群上去撕咬,知道把对方放倒。日本队第一个进球与其说是伊朗的失误,不如说是日本队的积极拼抢出来了,如果这个机会放在国足面前,他们能把握住吗?我想球迷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了。进一球后的日本队似乎闻到了对手伤口的味道继续猛攻,直到比赛结束那一刻都没有松劲,最终把强大的伊朗队放倒,以3比0的大比分拿下比赛,完成了疯狂的表演。
所以我们说,看似是伊朗失误送分,实质是日本积极争取和自身实力的必然结果。伊朗队输的不冤!伊朗在国足面前猛如虎,在日本队面前成了待宰羔羊,伊朗队扮演了国足和日本队之间的试金石,体现出国足和日本队之间的差距之巨大是无法想象的,而且日本队进入到了高速发展阶段,快速的甩开亚洲各队,正在跻身世界强队的行列!
我们只有看到和正视这个巨大差距,拿出务实的态度向日本足球学习,只有真正学习他们精髓的东西才能有效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足球比赛中国日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足球比赛中国日本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